一、偿二代监管体系介绍
?
第一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下,偿付能力通过简单公式进行计算,偿付能力充足率= 实际资本/ 最低资本,保监会对保险公司的最低资本要求是以保险业务规模为导向的,业务规模越大要求保险公司持有的资本就越多,但资本要求对保险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并不敏感。
?
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以风险为导向,并分别从保险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偿付能力风险等方面进行管理。该体系要求保险公司对自身风险进行科学准确的计量,风险越高的保险公司资本要求就越多,反之,风险管理水平越高、业务质量越好的公司,资本要求就低。
?
( 一) 整体框架
?
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采用三支柱的整体框架。
?
第一支柱:资本充足要求。定量监管,包括资产负债评估标准、实际资本标准、最低资本标准、资本充足率标准和监管措施等。
?
第二支柱:风险管理要求。与偿付能力相关的定性监管,包括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要求,监管部门对公司资本计量和风险管理的监督检查等。
?
第三支柱:信息披露要求。与偿付能力相关的透明度监管要求,包括对监管部门的报告要求和对社会公众的信息公开披露要求。
?
( 二) 偿付能力风险
?
偿二代主要是对风险进行管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由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组成。1. 固有风险:保险公司在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必然存在的客观的偿付能力相关风险。包括量化风险和难以量化风险。2. 控制风险是因保险公司内部管理和控制不完善或无效,导致固有风险未被及时识别和控制的偿付能力相关风险。
?
( 三) 第一支柱 资本充足要求
?
该支柱是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计算得出偿付能力充足率,基本公式是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 最低资本。
?
实际资本,是指认可资产与认可负债的差额。该指标通过财务报表数据处理。最低资本,是指在审慎监管目的下,为使保险公司具有适当的财务资源,以应对各类可量化为资本要求的风险对偿付能力的不利影响,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应当具有的资本数额。整体计算指标分解以及主要负责部门介绍:实际资本由财务部门进行处理;最低资本方面:1. 量化风险最低资本方面:保险风险由精算部门处理,市场风险由投资部门处理,信用风险由财务和投资部门处理;2. 控制风险最低资本:偿付能力风险评估调整因子由风险管理部门负责。
?
( 四) 第二支柱 风险管理要求
?
该支柱是定性分析,通过定性评估确定风险评估调整因子。主要包括风险的综合评级和风险管理能力与评估。
?
风险综合评级:以风险为导向,综合分析、评价保险公司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根据其偿付能力风险大小,评定为4 个不同的等级,并采取相应监管政策或监管措施的监管活动。
?
风险管理能力与评估:保监会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的管理能力进行评估,确定保险公司的控制风险水平的监管行为。包括1. 偿付能力风险管理的制度健全性;2. 偿付能力风险管理的遵循有效性。
?
( 五) 第三支柱 信息披露要求
?
通过信息披露、信息交流、信用评级等手段,引导和发挥相关方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的监督约束作用,进一步防范那些依靠常规监管工具难以发现和防范的风险。
?
定期披露方面:季度结束后25 日完成报告,于季度结束后12日报送季度快报。
?
保险公司应当编制偿付能力季度报告摘要并对外公开披露。偿付能力季度报告摘要在保险公司网站上应当保留至少5 年。日常披露方面: 当在可能影响保险消费者首次投保决策或续保决策的各种场景,以对保险消费者方便的方式,及时、充分披露自身的偿付能力相关信息。
?
二、对寿险公司的影响
?
( 一) 满足监管要求
?
对公司的影响首先是必须满足监管要求,在保监会要求的时间内提交经过董事会审批过得偿付能力报告。在新的监管规定下,在每个季度结束后25 个自然日内提交偿付能力报告,由于董事会需要进行审批,留给偿付能力报告编制工作的时间很短。
?
( 二)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提升偿付能力
?
偿付能力水平是监管指标,也是公司宣传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为了提高偿能力,公司会从各个角度提升风险的管理能力。包括构建风险偏好管理体现,形成指导日常工作的风险容忍度和风险限额。
?
( 三) 释放资本,提升资本回报
?
行业测试结果显示,相比于偿一代体系,偿二代体系下对保险公司要求资本将降低,会大量释放保险公司的资本金。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公司,科学合理的偿二代系统可以协助公司准确计量风险以及资本充足率,使公司及时掌握需持有的资本规模,释放的资本金可以用于投资收益较高资产或者拓展新业务,从而提高资本回报。
?
三、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
?
( 一) 计算要求高
?
第一支柱下的保险风险的定量计算,对现在的计算压力较大。此计算主要是利用相关的工具进行分组后进行计算,需要更多的硬件设备的支持。第一支柱下的压力测试的计算工作量较大,如果是要进行逐单进行计算,那对于系统的计算能力要求将超出现有系统的能力要求。
?
( 二) 协作要求高
?
整个工作的参与部门众多。第一支柱下市场风险,需要收集并按照各类保监会的分类进行报送分类资产明细,涉及较多的公司和部门。第二支柱下的风险评估,涉及到风险、审计、信息、财务、人力和业务等部门进行相关的填报和审核。
?
( 三) 影响销售和客户服务的各个方面
?
第三支柱要求在销售和服务的各个环节要以合适的方式对用户披露公司最近季度的偿付能力情况,会涉及到核心业务系统、销售系统、打印、客户服务以及网站等相关产品的开发和修改。
?
四、系统建设对策
?
由于偿二代下采用大量的复杂的因子法及情景对比法计算最低资本,还涉及现金流预测/资产估值等复杂处理,单独的系统不能保证按时、保质地编制和报送临时报告、季度报告、压力测试等底线合规要求。需要形成一体化的偿二代解决方案满足公司应对监管的要求,建议通过分层处理的方式进行逐层解决:
?
数据层: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存储,通过与核心、财务或者是数据ODS 等系统对接,实现风险管理相关数据的采集、加工、关键风险指标的计算、存储、查询和导出。在数据层处理的关键是要实时或者是准实时的进行数据的采集。
?
逻辑处理层:1. 对可量化的计算指标进行统一的计算,以及包括相关各种情景压力测试的计算。2. 形成跨部门的工作流,通过定义统一的协作流程,明确各个关键里程碑时点和责任人,以及需要完成的工作,保证整个偿付能力报告编制过程的有序进行。在逻辑处理层的关键是进行高效的数据计算,可以利用HPC 高性能计算或者大数据技术提高数据计算能力。
?
展示层:偿付能力报告的生成。通过汇总各种定量和定性的数据形成提交给保监会的报告格式,并上报保监会。同时为其它销售和服务相关的系统提供数据服务,提供可供披露的信息包括偿付能力评级等信息